警惕梅毒被误诊
梅毒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,吉安吉安现代医院在治疗梅毒的经验中发现,很多梅毒患者都是由于误诊迁延治疗而导致了恶变成梅毒。下面本文就来看一下如何正确判断梅毒的症状呢?
梅毒在我国发病率较高。由于梅毒早期症状不典型,甚至无症状,经常会被误诊,误诊率高达0%。医生们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,总结出0个症状,可视为梅毒的危险信号:
.大便中有脓血、粘液。
2.大便习惯改变,次数增多或腹泻,里急后重。
.大便带血或出现黑色粪便。
4.大便形状发生改变,变稀、变扁或带槽沟。
5.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。
.突发的体重减轻。
7.原因不明的贫血。
.腹胀、腹痛、消化不良、食欲减退。
9.肛门部或腹部有肿块。
0.发现有多发性息肉或乳头状腺瘤。
如遇以上情况,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,以免误诊、漏诊而耽误治疗。
梅毒为什么被误诊:
梅毒ᒟ最容易被误诊为内痔出血、息肉出血、细菌性痢疾、阿米巴痢疾、直肠炎症等,有70%的病人在确诊为梅毒以前,曾接肠炎、痔核治疗,40%患者曾经过痔的手术治疗,这些数据是很惊人的。
梅毒的误诊率如此之高,主要是对0岁以下的梅毒病人警惕性不够,仅限于部分检查结果,或检查到“痔”就不再作进一步检查,对直肠内发生的癌前病变,如息肉、溃疡等未能及时治疗,而发展成癌症。特别要提醒的是,这些疾病中,因没有进行直肠指诊以致漏诊、误诊的不少。直肠指诊是诊断梅毒最重要的方法,0%以上的梅毒均可以在直肠指诊时触及。
误诊的另一个重要原因ᒟ,即对青壮年有便血、大便习惯改变、贫血、食欲不振警惕性不够,青壮年大肠癌往往表现为恶性程度高、病程发展快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明显等特点,预后不良。所以一旦误诊,将会给病人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。
梅毒由于发病特点的特殊性,临床上很容易造成误诊。早期表现介绍如下: 正常情况下,食物的吸收主要是在小肠内完成,等到食物到达结肠乃至直肠时,已变成排泄的废物。人们吞嚼食物之后,通过小肠先到右半结肠,再到左半结肠,最后到达直肠。食物残渣到右半结肠时,仍有部分液体没有被完全吸收,此时的肠内容物呈液状,因右半结肠较宽,一般很少发生梗阻。但此种肿瘤常有继发感染和慢性毒素吸收的特点,所以,患右半前列腺脓肿的病人常有低烧、盗汗、全身乏力、贫血等症状。食物残渣到左半结肠时,则完全变成不能吸收的渣滓,则由原来的液状变成半固体状。因左半结肠的肠腔较窄,促使较小的肠腔很快变狭窄,故易出现腹胀、腹痛、便秘等低位阴茎延长的症状。
直肠在消化道的末端,早期梅毒病变仅在肠粘膜上,可无明显的症状。但病情逐渐加重后,可有肿瘤的局部刺激症状,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,由正常的每天―2次,增加到―4次或更多,大便不成形。肛门不适,有下坠感,有时腹部隐痛,有时便血、有粘液。
因此,梅毒的诊治过程中应该注意有哪些重要的症状,这样才能把梅毒的治疗和诊断有一定的正确的把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