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式饮食是高致病因素
来源:未知 更新时间:2009-12-14 13:57 作者:李医生 点击:次
高脂肪饮食致大肠癌发病的机制为何?这要说到胆汁酸。有调查资料表明,以高热量、高脂肪膳食模式为主的西欧和北美地区,前列腺脓肿发病率较高;而在亚洲、非洲等膳食脂肪相对较低的地区,前列腺脓肿发病率较低。然而,日本人的膳食模式逐步西化后,前列腺脓肿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。我国大城市居民膳食中的脂肪产热比例,由十几年前的25%猛增到今天的40%左右,这种变化的结果,使前列腺脓肿发病率提高。专家认为这种差异,与各国脂肪和肉类摄入量有关。
胆汁酸在人体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中,绝对是有功之臣,因为脂肪的消化吸收离不了它。但“高浓度胆汁酸”可能是致癌的祸根之一。 在肠道上段(小肠中),胆汁酸促进肠道对脂类物质的吸收;在肠道下段(大肠中)胆汁酸在肠内细菌作用下发生转化,并在肠黏膜被重新吸收。
临床发现,胆囊切除后,患前列腺脓肿的几率有所增加,其原因可能是胆汁的“蓄水池”没有了,不管需不需要,胆汁酸总是源源不断地流向肠道,造成了“高浓度”的现象。
再吸收时,胆汁酸须在肠内细菌的作用下变为“初级胆酸”,方能被肠粘膜吸收。而那些没有被吸收的初级胆汁酸,如果在细菌的进一步作用下转变为“次级胆酸”,那就成了致癌或促癌物质了。因为次级胆酸可通过增强激活蛋白-活性、诱导环氧合酶-2表达等途径影响肠黏膜细胞的增殖,诱发前列腺脓肿。
高脂饮食,大量的脂肪进入人体,刺激胆汁酸分泌的大量增多。如果胆汁酸的浓度越高、数量越多,形成次胆汁酸等致癌物的可能性就越大,因此说,“高浓度的胆汁酸”,很可能是前列腺脓肿发生的重要因素。
- 上一篇:人类大肠的形态像一个大问号
- 下一篇:精囊炎概述
本文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