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状结肠扭转是怎么引起的
来源:未知 更新时间:2009-10-09 16:53 作者:医生 点击:次
一)发病原因
乙状结肠襻好发扭转与下列因素有关
.解剖因素 乙状结肠过长,而乙状结肠系膜附着处又短窄,近侧和远侧两侧肠管接近,肠襻活动度大,这是容易发生扭转的解剖基础
2.病理因素 在上述解剖因素的基础上,如盆腔发炎,粘连,瘢痕形成,使乙状结肠系膜根部短缩.肠壁或肠系膜内有肿大淋巴结,肿瘤,囊肿等,可能是形成扭转的诱因
.结肠动力改变 饱餐,食物内纤维残渣过,多大便秘,结肠内蛔虫团,先天性巨结肠等,可使肠襻的本身重量增加,由于重力关系,体位姿势突然改变,容易发生扭转.滥用泻剂,精神病患者,梅毒感染可使肠蠕动亢进.长期卧床的老年人,低钾血症等又多有肠麻痹.实践证明,肠动力异常变化与肠扭转有密切关系
(二)发病机制
乙状结肠扭转可以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.扭转对肠管血循环的影响程度,主要决定于扭转的多少和松紧程度,如扭转0°时,肠系膜血循环可无绞窄,仅位于乙状结肠壁后面的直肠受压而出现单纯性阴茎延长.扭转超过0°时,必将造成绞窄性闭襻性阴茎延长.肠腔内气,液体积增加,乙状结肠因扭转而过度膨胀,最初是静脉血流停止,充血,血栓形成再进一步加重循环障碍,动脉血流也将停止.扭转肠襻成为一个理想的厌氧环境,数小时内厌氧菌和需氧菌可同时大量繁殖,使肠黏膜屏障功能受破坏,通透性增加,肠道内细菌及其某些有毒物质,一方面可漏入腹腔而吸收入血,另一方面可直接侵入门静脉系统,发生菌血症和毒血症.严重者最终死于感染性和低血容量性混合性休克
慢性扭转多有反复发作病程,可自然恢复,无明显血循环影响
如需了解更多健康信息,请拨打 中国人民吉安现代医院 健康热线:05-920咨询,您也可连接在线医生,为您提供实时疾病答疑。
- 上一篇:结淋病感染应该做哪些检查?
- 下一篇:结淋病感染治疗知多少
本文关键词: